辽代契丹铁艺“梳妆架”文化成因解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呼斯乐[1,2] 安蕊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 [2]内蒙古大学

出  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87-95,共9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饰艺术研究”(编号:23BG106)阶段性成果;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北方民族造物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2022JBXC023)成果。

摘  要:辽代铁艺梳妆架是辽代家具文化中别具代表性的物件之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女性所使用的仪容用具。就形制构造而言,源于早期游牧民族胡床与绳床构造,尺寸大小则体现了游牧生活中“就地宿营”与“随时迁移”的双重需求;就使用方式而言,出现了“地面”与“台面”两种摆放方式,反映了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与铜镜工艺、女性地位、佛教文化有直接关联;就工艺质料而言,展现了辽丰富的铁矿资源、契丹较高冶铁水平以及游牧民族独特的铁文化;就装饰纹样而言,承继唐、五代典型鹤纹、云纹,形成了契丹独特的装饰文化。此梳妆架的发现与解读对于辽代契丹的社会生活、技术水平、精神文化等方面研究具有个案意义。

关 键 词:梳妆架 契丹 文化成因 

分 类 号:K246.1[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5.2[历史地理—中国史] J526[艺术—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