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斯乐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设计蒙古族办公空间光污染防治光环境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林产工业》《包装工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民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适老化床头柜魅力属性研究
《林产工业》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韩大伟 呼斯乐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NGJGH2023422)。
为提升和挖掘老年人对家具产品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需求,并基于此转化相应设计要素,本文以魅力工学中的评价构造法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获取适老化床头柜魅力属性的具体要素和抽象语义,绘制评价构造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Kano调查问卷,以...
关键词:适老化 床头柜设计 魅力工学 模糊Kano模型 评价构造法 
蒙古族“普斯·贺”称谓考证及造型探究
《包装工程》2024年第12期404-413,共10页呼斯乐 安蕊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3BG106)。
目的“普斯·贺”是蒙古族人民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纹样,然而对“普斯·贺”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且人们对其认知较为模糊,梳理“普斯·贺”这一称谓的历史时间线,印证其来源,明晰其造型,解析其文化内涵,为传承并创新蒙古族传统纹样提供...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纹样 “普斯•贺” 称谓考释 造型特征 
内蒙古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田野调查报告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呼斯乐 张薇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饰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3BG106)阶段性研究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内蒙古高校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美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23422);内蒙古艺术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田野调查’名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2NYJB10)的系列研究成果。
内蒙古的准格尔地毯制作技艺,可上溯至一个世纪之前。作为中国北疆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尤其是准格尔地毯的植物染色技艺,在其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手工技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准格...
关键词:准格尔地毯 植物染色技艺 田野调研 
辽代契丹铁艺“梳妆架”文化成因解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87-95,共9页呼斯乐 安蕊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饰艺术研究”(编号:23BG106)阶段性成果;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北方民族造物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2022JBXC023)成果。
辽代铁艺梳妆架是辽代家具文化中别具代表性的物件之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女性所使用的仪容用具。就形制构造而言,源于早期游牧民族胡床与绳床构造,尺寸大小则体现了游牧生活中“就地宿营”与“随时迁移”的双重需求;就使用方式而言,出现...
关键词:梳妆架 契丹 文化成因 
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形态分析及构成形式研究
《民艺》2023年第4期59-73,共15页安蕊 呼斯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饰艺术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BG106
蒙古族传统图案虽形式简单,但富含数理逻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把外“形”与内“构”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呈现出鲜明的图案特征。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法,从图案学角度对蒙古族传统图案形态、构成形式进行归纳分析。蒙古族传统图案...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图案 形态 构成形式 
元代绫绸百纳法器衬垫中纹样探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77-83,共7页呼斯乐 张婧文 吉日木图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蒙古族传统纹样‘贺乌嘎拉吉’信息可视化系统研究”(编号:20EG210);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地方民族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一般项目“蒙汉语中首饰名称认知共性研究”(编号:MY-YB-2021028)成果。
通过对元代绫绸百纳法器衬垫纹样复原发现:衬垫中主要构成形式有边缘环绕式、骨架排列式、角隅式。经对比元代同时期同出土地织物纹样,可知衬垫中纹样的构成形式映射出元代纺织品纹样中常用的构图形式。复原出的纹样类型在元代多织物中...
关键词:纹样复原 元代百纳法器衬垫 纹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