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传统工艺的传承及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和立 

机构地区:[1]齐鲁师范学院图书馆

出  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07-110,共4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民间手工艺人的角色转型研究”(编号:20YJC760125)阶段成果。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传统工艺美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承担了出口创汇、安置就业、满足日用等多重任务,工艺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迫切要求。对应恢复生产和提高设计水平的不同目标,传统工艺传承及教育大致形成社会化培训和学校教育两种模式。社会化培训,依托手工艺合作社和联社在集体生产中同步推进,表现出了对分配、生产、组织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依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师徒传承。学校教育则在国家统一的资源调配下,形成了工艺美术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及职业教育的多重结构,为我国设计教育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传统手工艺 社会化培训 学校教育 

分 类 号:J50-4[艺术—艺术设计] 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G5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