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付钧焜 Gan Fujunkun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4期122-124,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美是什么?几千年前的柏拉图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难的”;随后的维特根斯坦也没想出来,于是说美是“错的”。人类文明浩浩汤汤,很难想象,从柏拉图到维特根斯坦,前者去世前还在幻想一个永不衰败的极权乐园,而后者在世时人类已经创造出足够让地球毁灭的武器。而“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出答案,很可能将继续没有答案,且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也实在不必有答案。方法:一般认为,从命题图像论到“语言游戏”再到“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对美之本质的否定,从而完成了对美学的消解。“美是什么”不值一问,因为“美”什么也不是,而对于什么也不是的东西,当然什么也不需要问。必须承认,这条逻辑看上去相当周延,难怪维特根斯坦自负道:“哲学问题在根本上已经最终解决了。”《逻辑哲学论》一书已有了“确定而不容置疑的真理性”。结果:文章认为“家族相似”这一概念对共相问题的解释存在有效射程的问题。“相似性”不能完全取代本质之同一,因为“相似性”本身就源自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而文章也将以说明这一有效射程为中心目标。结论:美的问题依然存在。它存在是因为还没有答案,这跟问题本身是否符合“语言逻辑”无关,因为哪怕是对着虚空,人也必然发问,这是人之为人的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