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辛亚民[1] Xin Yami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0期62-74,共13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周易》卦爻辞疑义研究”(22ZXB006)。
摘 要:古代易学对《周易》卦爻辞的“一字多义”现象缺乏关注,现代易学揭示了这一问题,但挖掘尚嫌不够。以涣卦为例,其卦爻辞中的“涣”字计有“焕”“浣”“离散”“发散”数义。卦爻辞的“一字多义”源自最初的编纂,编纂者围绕某一“核心字”编纂卦爻辞,该“核心字”词义不一,围绕“核心字”展开的卦爻辞有时只具有形式联系,“核心字”也是卦名的“先天形式”。古代易学家遵循《易传》的解释,将其贯彻至一卦全部卦爻辞,忽视了其中的“一字多义”问题,而偏重思想、义理的阐发,反映出经学诠释缺乏实证旨趣,而擅长思想演绎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1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