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农业园区建设的地方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圣 计晗[2] 

机构地区:[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81

出  处:《农村经济》2023年第12期123-132,共10页Rural Economy

基  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贵州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体系研究”(编号:黔农科青年基金[2023] 10号);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粮食安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JBYW-AII-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又要发挥政府强化资源整合、引导产业集聚的作用。国家级农业园区建设采取央地协作的方式,中央部委负责宏观管理、指导和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从委托代理视角对国家级农业园区建设的地方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园区建设中,中央部委采取正向激励、负向激励、多阶段动态激励、补充激励等方式对地方政府进行管理,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园区数量的快速增长,并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绩效评价机制不尽完善、地方行为规范效果有限、不同类型园区政策缺乏协调、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激励不足。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园区建设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园区建设指导和政策支持、强化不同类型园区政策统筹协调、提高市场主体政策激励等。

关 键 词:农业园区 地方政府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分 类 号:F320.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