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永超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
出 处:《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56-70,共15页Shandong Judges Training Institute Journal
基 金:江苏省南京市法学会重点调研课题“轻罪的除罪机制研究”(课题编号:NJFX(2023)B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犯罪前科所引发的附随后果日益严重,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犯罪前科在犯罪预防、认定主观明知与定罪量刑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这种“破与立”的矛盾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消除犯罪前科,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因此,可以选择有限度的前科消除,并借鉴个人破产制度的多元免责理论为犯罪前科消除提供正当依据。同时,人身危险性理论也可以为犯罪前科消除提供实质标准。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为了消除社会隐患,需要从犯罪前科的制度构成着手,重塑犯罪前科制度构成要素,明确犯罪前科消除的必要限度,通过实体法与程序法适用规则的双向构建完善犯罪治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