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曼彻斯特大学艺术、语言、历史学院 [2]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10期132-137,共6页
摘 要: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国新诗在21世纪终于由对立和争论走向多元状态。虽然理论和观点的碰撞依旧没有停止,派系林立的情况依旧存在,但兼容和理解也逐渐成了各个流派之间的共识。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诗人们从关注宏观上写什么逐渐转变到专注于具体创作一首诗歌。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扩展诗歌体裁的边界以及革新诗歌的写作技术,这些成绩充分显现出新诗创作生态的丰饶性和互融性。另外,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新诗的创作主体逐渐大众化,依托着新媒体的便捷,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执笔,键盘和屏幕犹如诗歌创作的“工业革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