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创作

作品数:524被引量:5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珂熊辉向天渊古远清席云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诗创作与鉴赏教学的可能及可为
《师道(人文)》2025年第3期16-19,共4页王召强 
新诗的创作与鉴赏本是相得益彰的两件事,但很多语文教师往往慑于“新诗创作不可教”的成见而望而却步,只教新诗鉴赏,而不教新诗创作。其实,新诗创作也是创意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文体来看,诗歌创作原本就属于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非常...
关键词:创意写作 文学创作 创作与鉴赏 新诗创作 诗歌创作 新诗鉴赏 语文教师 
《京报副刊》与新诗传播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18,共13页王泽龙 杨舒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40)。
1920年代中期的历史语境催生了《京报副刊》,尽管置身于新诗建设较为薄弱的阶段,《京报副刊》仍秉持“五四”传统,在新诗的建设、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承“五四”,新诗在语体上不断丰富,读者的阅读介入为新诗的合法性建设提供参照;...
关键词:《京报副刊》 新诗传播 新诗创作 新诗论辩 
刘半农:永远的战士 尽瘁的学者
《新华文摘》2024年第23期101-104,共4页葛恒刚 
90年来,刘半农作为新文化运动战士的形象一直鲜活在人们心目之中。其在鼓吹白话文运动、新诗创作和理论、实验语音学、文字改革、小说创作和翻译、外国民歌翻译等方面的成就,长期以来不断被人们津津乐道。但也有文人学者对刘半农有一些...
关键词:刘半农 白话文运动 实验语音学 新诗创作 文字改革 文人学者 整体评价 文学艺术 
“诗人”李健吾
《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童一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学外国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1903-1949)”(23CZW042)成果。
李健吾既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评论家,同时也是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但不为世人所知的是,他在青年时期还有过一段沉迷于新诗创作的时光。从1923年到1938年,李健吾的新诗创作周期前后绵延十几年,他还曾计划将这些新诗同另...
关键词:李健吾 结集出版 散文作品 新诗创作 现代文学史 翻译家 戏剧家 法国文学研究 
根植乡土·关切现实·立言民族——读张永健诗集《拥抱》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117-123,共7页邓国飞 
艾青在《诗论》卷首开篇明义地指出:“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1]张永健《艾青的艺术世界》亦认为诗是“真善美”的“最好...
关键词:诗歌美学 《诗论》 新诗集 艾青 诗神 新诗创作 张永健 立言 
新诗传播接受的诗学建构性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53-154,共2页方长安 
百年来的中国新诗学,无论是概念谱系、理论框架,还是基本话语构成、核心观念、内在关系逻辑等,大都是在新诗创作探索过程中生成、建构出来的,而创作探索过程又与传播接受行为缠绕在一起,读者阅读反应不但影响着诗人的艺术实践,而且左右...
关键词:诗学建构 关系逻辑 话语构成 新诗学 核心观念 新诗创作 新诗传播 概念谱系 
现代诗人朱湘的旧诗情怀
《群言》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刘萍 
诗人朱湘以新诗创作蜚声中国现代文坛,有“中国的济慈”之美誉。他竭力主张突破旧诗规范,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开辟新的道路。同时,朱湘也并非一味排斥旧体诗歌,而是积极倡导阅读古诗,从中汲取新诗的形式技巧,更重要的是发掘其中特有的中...
关键词:诗的形式 朱湘 现代诗歌创作 旧诗 济慈 新诗创作 中国现代文坛 文化的传承 
寻找方宇晨英译诗选及其新诗创作
《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王天红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新诗英译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项目批准号:18BZW170)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中国现代新诗英译,相关研究者不会错过1948年《诗创造》“诗人与书”栏目以繁体刊登的广告“方宇晨近将中国新诗译成英文,在英国印行,所选诗作,计有戴望舒诗十五首(大半选自《灾难的岁月》),金克木诗七首,臧克家诗十七首(分别选自...
关键词:中国新诗 戴望舒 何其芳 卞之琳 《夜歌》 《预言》 交响集 新诗创作 
以诗意为旨归——论作为诗人的汪曾祺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张荻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意象派与中国新诗”(18AWW002)。
诗在汪曾祺的艺术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自述中,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起步的。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的新诗创作多种风格并存,除了自称“有点朦胧”、多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现代主义风格外,还有平实通俗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重抒情的...
关键词:汪曾祺 诗人 新诗创作 诗化小说 
论陈梦家新诗创作的突围和终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73-77,82,共6页张茜 
现代文学史上作家转型为职业学者的事例并非罕见,陈梦家则是其中相对决绝的一位。从新月派后期健将到古文字学、古史学大家,陈梦家的转向不是贸然之举,而是早有端倪。在国事日蹙、昔日诗友风流云散的三十年代诗坛,陈梦家深刻思考着新诗...
关键词:陈梦家 诗歌 创作终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