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建构

作品数:182被引量:20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刚彭国忠宋宝伟王瑛向天渊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居易《长恨歌》的叙事诗学建构之今论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李力维 孟焱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基于跨文化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建设”(2022jyxm1431)。
《长恨歌》是中唐时期最有名的叙事诗之一,其创作者为著名诗人白居易。关于《长恨歌》的评价褒贬不一,持批评态度的多是对该诗作伦理道德和诗人立场的批判。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长恨歌》依然拥有杰出的叙事风格和诗学建构。本文试...
关键词:《长恨歌》 白居易 叙事诗 诗学建构 叙述定向 
当代少数民族长篇小说的诗学建构及其内在缺憾——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综述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乌兰其木格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编号:22BZW18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在地域史、民族史、家族史、自然史和世界史的深度挖掘与重铸中,以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并重的方式讲述前现代与现代的中国故事。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错互动里,少数民族作家以各具特色的长篇小说创作折射出时代...
关键词:少数民族长篇小说 骏马奖 中国故事 诗学建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诗人批评家与1990年代以来的诗学建构
《当代文坛》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范云晶 
1990年代以来,诗人批评家彰显出更为自觉的诗学建构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诗歌的进程。他们的诗学建构沿着“及内”和“向外”两个向度展开,立足于诗歌本体,也看重写作与时代、现实的互动关系,生成一种既立足自身又向外敞开的诗学...
关键词:诗人批评家 1990年代 诗学建构 
通向文化整体性视野的诗学建构——蒋述卓学术思想述论
《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27-36,共10页李石 
蒋述卓三十多年的学术发展,呈现了一种“文化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原则。“文化整体性”关注的不是事物之间二元对立的、分裂的关系,而是一种整体的、互动的、对话的关系。“文化整体性”使得蒋述卓的文化诗学呈现出不确定性与确定...
关键词:文化整体性 文化诗学 蒋述卓学术思想 
地方性诗学建构与明代诗学叙述的多重面相——以江西诗学为考察对象
《文学遗产》2024年第4期59-70,共12页余来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学术话语古今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42)阶段性成果。
地方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空间,在明清时期呈现多彩的面貌。以其作为方法,可以促使研究者对既有的历史书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明代江西诗学为观察视角,就该时期江西诗学面貌的一般形态,诗学表达的主要特征和核心观念,以及江西诗学与...
关键词:明代 江西诗学 地方性 诗学图谱 诗学史 
新诗传播接受的诗学建构性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53-154,共2页方长安 
百年来的中国新诗学,无论是概念谱系、理论框架,还是基本话语构成、核心观念、内在关系逻辑等,大都是在新诗创作探索过程中生成、建构出来的,而创作探索过程又与传播接受行为缠绕在一起,读者阅读反应不但影响着诗人的艺术实践,而且左右...
关键词:诗学建构 关系逻辑 话语构成 新诗学 核心观念 新诗创作 新诗传播 概念谱系 
回望故土时的历史张力获得与情感诗学建构——评《家山》
《小说评论》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李昌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北解放区乡土小说研究(1945-1949)”(23CZW05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解放区乡土小说审美建构研究”(2022C101631)阶段性成果。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以细腻的笔触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湘地沙湾画卷,既有史诗的品格,又有对乡土社会的温馨体认。乡土生活之“小”与政治历史之“大”在《家山》中均匀分布,水乳交融。如何讲述历史,如何展现乡土,又表达了什么样...
关键词:王跃文 乡土生活 情感经验 诗学建构 乡土社会 均匀分布 家山 回望 
诗作批点与副文本引介:论《翁批杜诗》对杜诗的诠释及其在诗学理论上的建构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24年第2期58-74,共17页孔燕君 
批点文字作为一种副文本形态,可以对文本意义起到明确的引介、干预与塑造功能,这一点在批点研究中尤其值得关注。《翁批杜诗》正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文本案例,可借以讨论“批点”这一副文本的主观导向与现实功用。翁方纲通过《翁批杜诗...
关键词:《翁批杜诗》 批点 副文本 诗学建构 
语言、言说、修辞——试论罗兰·巴特的语言诗学建构
《今古文创》2024年第20期38-40,共3页钟宇 
“语言学转向”对当代的人文学科影响深远。形式主义者普遍持认识论立场,视文学语言为对象,努力为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区别营造一条界线。罗兰巴特对文学语言的思考独具一格,他对文学语言的思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论立场,而是走向存...
关键词:文学语言 写作 言说 修辞学转向 
在张力的弓弦上弹奏美的分寸感——论李少君的诗学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田一坡 
李少君的诗歌创作与诗学建构突破了“自然诗人”的定位,有着更深远的旨归与意义。李少君的诗学建构聚焦于一种诗意张力的生成,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诗人用“草根诗学”昭示了新诗的百年使命;在大陆与海洋的张力中,诗人用“海洋诗学”...
关键词:李少君 诗学建构 灵魂自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