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批评家与1990年代以来的诗学建构  

作  者:范云晶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1990年代以来,诗人批评家彰显出更为自觉的诗学建构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诗歌的进程。他们的诗学建构沿着“及内”和“向外”两个向度展开,立足于诗歌本体,也看重写作与时代、现实的互动关系,生成一种既立足自身又向外敞开的诗学观念。他们精心营构个体诗学,又与他者诗学互动共生,实现了“杂语喧哗”的“诗学谐振”。他们进行自我理论建构,用以指导个人写作实践,同时也制定批评标准,用以观照同行人写作,体现出鲜明的自觉性、专业性与创造性。诗人批评家之于1990年代以来诗学的最大意义在于有效性。同时,他们的诗学也会因“圈子化”带来“内行人的偏见”和“深刻的片面性”,以及因拘囿于“语境”和“处境”,而缺少系统性探究和整体性视野的问题。整体上看,诗人批评家和其他类型批评家互通与互补,为汉语新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 键 词:诗人批评家 1990年代 诗学建构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