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诗

作品数:394被引量:1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晓风谢冕王桂妹陈太胜王元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国诗人芦荻
《档案春秋》2025年第3期37-40,共4页吴心海 
2023年春节后,曾任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的裘士雄在朋友圈展示了暨南大学教授、诗人陈芦荻的一首诗。该诗是1980年5月21日芦荻访绍兴游东湖、沈园后,即兴口占,题赠给裘士雄的。此诗没有收入芦荻《荻花集》(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旧诗卷中...
关键词:花城出版社 绍兴鲁迅纪念馆 陈芦荻 暨南大学 朋友圈 旧诗 
旧体诗的白话历险:以周氏兄弟和聂绀弩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2-120,231,共10页杨志 
新文学史通常认为,“旧诗属于文言”而“新诗属于白话”。然而这有悖事实——旧诗只是一种诗歌形式,可用文言来写,也可用白话来写。“诗界革命”以来,一批批有志于革新旧诗的诗人直面新词暴涨的挑战,积极吸纳新词,以此革新旧诗。其中,...
关键词:周作人 聂绀弩 旧诗革新 诗界革命 打油诗 竹枝词 
身份与情感:丁晏《颐志斋感旧诗》的交游书写
《中国诗学研究》2024年第1期189-201,共13页曹天晓 
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丁晏年谱长编”(23FZWB054);2023年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丁晏《颐志斋集》辑校”(2365)阶段性成果
《颐志斋感旧诗》是清代学者丁晏的一篇大型怀人组诗,也是一部诗歌小集。该诗集存有稿本、抄本、印本三种形态,借助文本发生学可窥知诗歌创作的隐秘细节。作品感怀六十九位交游人物,外显的身份共性促成组诗的成立,内隐的身份差异塑造组...
关键词:身份 交游 丁晏 《颐志斋感旧诗》 怀人组诗 
杜甫:集大成之时代与集大成之诗人
《新华文摘》2024年第11期92-94,共3页叶嘉莹 
谈到我国旧诗演进发展的历史,无疑唐代是一个足可称为集大成的时代,只根据《全唐诗》一书来统计,所收的作者,就有二千二百余人之众,而所收的作品,则更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之多。在如此众多的作家与作品中,其名家之辈出、风格之多采,自属...
关键词:《全唐诗》 集大成 作家与作品 演进发展 杜甫 旧诗 时代 
现代诗人朱湘的旧诗情怀
《群言》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刘萍 
诗人朱湘以新诗创作蜚声中国现代文坛,有“中国的济慈”之美誉。他竭力主张突破旧诗规范,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开辟新的道路。同时,朱湘也并非一味排斥旧体诗歌,而是积极倡导阅读古诗,从中汲取新诗的形式技巧,更重要的是发掘其中特有的中...
关键词:诗的形式 朱湘 现代诗歌创作 旧诗 济慈 新诗创作 中国现代文坛 文化的传承 
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63-78,237,共17页黄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79)。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
关键词:百年诗史 新诗 旧诗 白话诗 文言诗 
“写我欢喜的道理”——论胡适《尝试集》初版本中的诗歌新旧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4期145-167,共23页王梦圆 
胡适《尝试集》在新诗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大价值。本文细读《尝试集》初版本,旁及周边,从“元诗”《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入手,分析胡适诗歌新旧杂糅的特征,认为胡适在“以理感物”的脉络上进行诗歌写作,以“讲道理”的方式...
关键词:胡适 《尝试集》 “以理感物” 旧诗读法 
民国时期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
《写作》2024年第2期118-128,共11页陶永莉 田源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清末民初中国诗歌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9XZW029)。
民国时期诗法著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校教员为指导学生写诗编著的教学材料或课程讲义,以黄节的《诗律》、冯振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徐谦的《诗词学》等大学讲义为代表,专门讲授不同诗体的作法知识与技巧,具有专门性、专题性和系...
关键词:诗法编著 旧诗 写作教材 
句法、意象与语法:寻求旧诗新诗的共通处
《诗刊》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荣光启 
引言。无论旧诗新诗,都涉及到“诗意如何发生”的问题。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意是如何生成的?我们首先需要在语言活动和诗的文本构成此内在层面来谈。旧诗与新诗,看二者之间表面上的“断裂”容易,而寻求其共通处不易。在古典诗歌和现代新...
关键词:现代新诗 古典诗歌 汉语诗歌 文本构成 旧诗 表意方式 汉语语言 外在形态 
春节偷闲好读书
《中国青年》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郝师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三龙为“龘”,三朋为“”,“龙行龘龘,前程”,一不留神就出现的“新”词,既不知其音,也不明其意,让读了几十年书的我们尴尬汗颜。何以解忧?唯有悄悄奋起、振作精神,于书本之中为躁动的心寻一份安宁。“人家除夕正忙时...
关键词:叶兆言 振作精神 解忧 旧诗 中华文化 读书 春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