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

作品数:804被引量:49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治良逯阳蒋培君刘海英章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伯利安,或诗人的志向
《江南》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吴雅凌 
一、题解在现代科幻小说丛林里,西蒙斯[1]的“海伯利安四部曲”(Hyperion Cantos)[2]无疑最富有诗人气质。科幻(science fiction)作为一种虚构写作指向未来世界,西蒙斯的小说让人印象深刻地与西方历代诗歌经典构成错综复杂的互文。以十...
关键词:科幻小说 英国诗人 诗人气质 西蒙斯 济慈 四部曲 虚构写作 
济慈朦胧诗学再议
《上海文化》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黄福海 
济慈在1817年12月21日(或27日)写给他两个弟弟的一封信中提到一个后来备受文学批评界关注的概念:逆向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有些人把它翻译成“消极的能力”(傅修延)、“否定的能力”(梁实秋)、“反面感受力”(王佐良)、“客体...
关键词:文学批评界 梁实秋 王佐良 文学成就 感受力 济慈 朦胧诗 傅修延 
阿波罗夏日的姿容
《读书》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张逸旻 
“活着,却不记忆,或许正是神明们的秘密。”——《马克洛尔的奇遇与厄运》一一八一七年,一个愁烦的冬夜。时年二十二岁的济慈写下诗歌《在阴抑夜暗的十二月》(“In the Drear-Nighted December”)。抑扬格三音步短健迷人,三个诗节各含八...
关键词:三音步 诗节 活着 抑扬格 尾韵 济慈 阿波罗 
浅析济慈颂诗中的生命哲思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1期46-48,共3页逯阳 孙灏然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9BWW008)部分研究成果。
六大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济慈的巅峰之作。诗人通过至美的幻境书写,既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又表达了对现实的迷茫。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他用美妙的诗歌疗愈自身创伤,用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染读者,疗愈社会顽疾,实现了诗人和医者的双重...
关键词:济慈 颂诗 疗愈 生命哲思 
听见的和听不见的旋律:济慈《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中的声音美学
《英语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49-68,共20页卢炜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以善于利用和调动人的不同感官功能而著称。其中,由诗歌中不同的意象触发人体听觉器官开始工作,进而引起人体其他感觉器官全面参与,这个“听”的过程的声学反应构成了济慈创作诗歌和读者解读其诗歌的重要一...
关键词:济慈 声音美学 感性美 通感 感官 
诗学与政治:济慈诗歌中的李·亨特与自由派思想
《英语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69-89,共21页王威 
2021年辽宁省高等院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机体论研究”(项目编号:LJKR04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济慈诗歌中的李·亨特和自由派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这个形象构建背后的事件指涉、政治立场、历史观念、外在影响和主观倾向等内容。文章以济慈作品中与亨特直接相关的8首诗歌为核心,兼采诗歌、书信和批注等表现济慈政治观念...
关键词:济慈 李·亨特 自由派 政治 历史化 
超越诗学:论济慈诗文中弥尔顿自由派之形象--文本分析与解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24年第2期106-128,共23页王威 
2021年辽宁省高等院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机体论研究”(项目编号:LJKR041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济慈诗歌和散文作品中弥尔顿自由派之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塑造手法。济慈主要通过将弥尔顿与历史中、同时代以及浪漫主义时代的自由派代表人物并置,指出其相似点,来达到形象构建的目的。弥尔顿的自由派形象虽然以诗歌和散...
关键词:济慈 弥尔顿 形象 自由派 文学接受 
“迷宫似的错误”:旅行与济慈的诗歌思想
《国外文学》2024年第3期109-119,共11页程汇涓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审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93)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与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相比,济慈的旅行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为局促。围绕济慈与旅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1818年的苏格兰之旅对其诗歌意象的启发,反而忽略了旅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济慈诗歌思想的意义。透过旅行视角,对济慈创作和思想...
关键词:约翰·济慈 旅行 诗歌 对应物 空间形态 
从“秋喻”管窥中西浪漫主义诗歌抒情差异——评济慈《秋颂》与李白《江上秋怀》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4年第33期41-43,共3页张琨悦 
浪漫主义是中西诗歌史中极为重要的流派之一,也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约翰·济慈(以下简称“济慈”)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凭借其极具天赋的想象力和独具特色的美学艺术风格,“以秋为喻”深刻描绘出自然田园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浪漫主义 约翰·济慈 李白 中西诗歌差异 
论约翰·济慈诗歌《伊莎贝拉》的浪漫与悲情
《品位·经典》2024年第18期69-71,151,共4页何云英 
贺州学院科研项目“多重批评理论视野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2022ZC01)。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最后诗集中的《伊莎贝拉》展现了他独特的抒情风格,融合了浪漫主义和悲情主义。本文通过分析《伊莎贝拉》,探讨其叙事内容、感情基调,以及诗中的浪漫主义爱情观和悲情主义思想。通过分析诗中的人物与环境,揭示了济...
关键词:浪漫主义 悲情主义 《伊莎贝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