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章斌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诗的现实关怀与问题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讨论的议题是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苏轼的一首倚琴声而填的词《醉翁操·琅然》说起,讨论诗歌中语言的时间性与音乐之时间性的关系,即音乐中的节奏进程如何主导了语言的节奏。这种以“音乐感觉”主导诗歌语言的情况在新诗中也经常出现,且呈现出更复杂的样态,模拟音乐的手段也更多。此外,新诗中注重“音乐感觉”或者“音乐性”的作品还特别注重对重复性韵律结构的使用,也对语言声响本身的暗示性着意经营。以上种种特征构成一个诗人独特的发声方式和风格特征,也是诗人之所以为诗人的关键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