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秀 杨金萍 宋咏梅 吴世彩[2] ZHAO Xiu;YANG Jinping;SONG Yongmei;WU Shicai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济南250355 [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68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三纲鼎立”说是经历代医家阐述,最终由方有执、喻嘉言完善并倡导,从而开启了明清伤寒学术争鸣的肇端。然而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朱肱、许叔微、成无己、方有执、喻嘉言等医家的相关论述又具有各自的立场。笔者从医家的著书时代出发,探析了“三纲鼎立”说形成的过程及其内涵的演变。研究发现,张仲景、王叔和用来阐释麻黄汤证的脉证病理,孙思邈更注重对《伤寒论》方的归类整理,朱肱、许叔微的机械辨证促成风寒脉证与三方的配属,成无己以阴阳分风寒、营卫。方有执仿朱子《大学》之“三纲”确立太阳篇“三纲”,并重订仲景条文,其目的是构建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