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璐[1]
机构地区:[1]沈阳京剧院
出 处:《音乐教育与创作》2023年第12期62-64,共3页
摘 要: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宝库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表现力的乐器之一。它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二胡演奏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乐器本身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从雏形、逐渐定型直至趋向完善的过程。二胡演奏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和一大批优秀二胡曲的涌现同步的。换句话说,一首优秀的二胡新曲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二胡演奏技术发生了一个新的飞跃和发展。60年代初,《三门峡畅想曲》以钢琴为合作乐器,用回旋曲式的体裁再现了三门峡水库工程雄伟的建设场面和工人阶级的豪情壮志,似滚滚黄河波涛般一举冲破束缚人们视野的桎梏,高亢、激昂的音调让人们对二胡的表现力不得不做出新的估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