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核磁共振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3年第12期83-86,共4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牡丹江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HT2022NS025)。
摘 要:脑膜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4,发病率仅次于排在首位的胶质瘤。脑膜瘤起源于硬脑膜上皮细胞及蛛网膜内皮细胞,主要发病群体是老年人,但目前,该病有年轻化趋势,男:女发病率大约为1:2^([1])。脑膜瘤患者多数无症状表现,涉及的发病部位包括窦旁、凸面、颅底等。由于发生部位比较隐秘,许多影像学方法无法检出,也无法判定及测量脑膜瘤的体积,导致无法有效预测预后及进行治疗^([2])。磁共振成像(MRI)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无创性、空间分辨率较高等特征,在神经影像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能反映病变动态病理变化,还可反映病变部位的功能变化^([3,4])。不过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T1WI、T2WI)无法准确显示患者脑组织解剖结构的病理变化以及病变区域的代谢物的生化改变,因此诊断敏感性还需要提高^([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