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1617 [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301617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2022年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摘 要:清末唐容川《血证论》中多次言“和”,并提出和法是血证第一良法,将和法运用在治血中,是对和法的重要发展。《血证论》主要论述失血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故蕴含生血思想。唐宗海将和法贯穿在治血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中,笔者认为生血思想从广义来看也是贯穿了治血全过程,所有前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收功之补法,补血亦是生血。故以“和”建立《血证论》之生血理论,浅析其和法生血理论。包括“和气”生血,主要为降气宁血和补气和血;“和津”生血,多侧重肾、脾、胃、肺之阴;“和火”生血,以心、肝为主。从脏腑功能来看,唐宗海认为五脏与胃均参与生血,且分工明确:肾水足精血生、脾阴为生血之源、胃阴化谷生血、肺津润水火和、心主火能成血、肝调生血之机,对生血理论提出独到见解,且唐宗海重视气阴,多以水调火,丰富了中医藏象学理论,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思路。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