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祥凤 郭宏 Meng Xiangfeng;Guo Hong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 [2]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92
出 处:《丝绸之路》2023年第4期181-192,共12页The Silk Road
摘 要:作为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石窟寺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开凿石窟的崖体受各种裂隙,尤其是卸荷裂隙的作用,形成各类危岩体,不仅严重威胁着石寺的长久保存,而且对游客、管理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因此石窟寺崖体危岩体加固技术一直是石窟寺保护的重点与难点。我国在石窟寺危岩体加固技术中,主要应用是支顶挡墙、锚杆加固、裂隙灌浆三类,而使用最多的是锚杆加固技术。本文系统、全面总结了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的石窟寺危岩体锚杆加固技术,尤其是应用于安西榆林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石窟的危岩体加固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危岩体的加固方法研究成果,客观评价危岩体加固技术的经验和教训,为石窟寺崖体危岩体的治理提供系统的技术参考和实践借鉴。
分 类 号:K879.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