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迟那时快:从戏剧现象学的角度看时间意识的持存模型  

In the Blink of an Eye:The Retentional Model of Temporal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atre Phenomenolog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可 SHI Ke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63

出  处:《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6期57-69,114,共14页Studies in Cul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项目编号:20ZD2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戏剧现象学家斯图尔特·格兰特用现象学模型探讨戏剧美学中时间意识显现的具体机制。在他的工作基础上,比较胡塞尔/梅洛-庞蒂的持存时间意识模型和贡布里希从二维平面的运动感开始的,对时—空艺术分类原则进行的质疑和对时间点理论的批判,可显示时空艺术分类方法的逻辑不足:以过去、未来、现在三刻连续性模型来理解表演类艺术的时间性及其具体审美实现有一定的误区。相比贡布里希对视觉艺术的分析,时间性在戏剧中具体显现的美学机制表演性地证实了时间意识的诸持存模型。而持存模型中各时刻间的滑入机制,可用海德格尔式“时机”概念理解,即表演性的美学意涵:时间性在艺术中的实现,即现象学意义上的运动感,是表演性的重要特质。因为时间是主体性的根本条件,艺术过程中显现出的“即兴”和“风险”具有门类普遍性的审美价值,是我们据以理解艺术的跨媒介性的重要支点。

关 键 词:持存模型 表演性 时间美学 

分 类 号:J801[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