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磁共振在胃肠间质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良雨 

机构地区:[1]莆田市第一医院影像科,福建莆田351100

出  处:《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年第10期1855-1858,共4页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摘  要:目的:分析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5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均实施CT、MRI及手术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与MRI在GIST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下,95例GIST患者,肿瘤来源于胃、小肠、结直肠、胃肠外分别37例、26例、24例、8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分叶形分别54例、41例;病灶长径范围1-20cm,其中<5cm、>10cm分别53例、42例;出现肝脏及腹盆腔转移、淋巴结转移分别20例、7例。分级情况为极低度/低度49例、中/高度46例。在CT及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下,病理分级不同情况下,CT检测在病灶直径、病灶形态、肿瘤内部血管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测在病灶直径、病灶形态、肿瘤转移及信号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比CT及MRI在GIST术前可切除性评估ROC分析下AUC可见,MRI为0.952(95%CI:0.882-0.995),CT为AUC为0.902(95%CI:0.815-0.962),MRI明显优于CT。结论:在GIST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应用CT及MRI均可发挥较好的评估作用,能够对病灶恶性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而对比两种检测方案的评估准确性,则以MRI更具优势,故建议合理运用这两种手段对GIST术前可切除性作出评估,从而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 键 词:CT 磁共振 胃肠道间质瘤 术前评估 临床价值 手术病理检查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