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植岚岚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广东广州510060
出 处:《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年第10期1899-1902,共4页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10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MR-DWI差异。结果:(1)观察组弥漫高信号比例61.0%、混杂高信号比例37.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ADC值(0.93±0.11)10^(-3)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1.36±0.33)10^(-3)mm^(2)/s(P<0.05);(2)观察组中浸润性导管癌与其他类型癌在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ADC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3)观察组I-II期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96.6%,III期病灶弥漫高信号或复杂高信号比例98.1%,P>0.05;观察组III期ADC值(0.86±0.11)10^(-3)mm^(2)/s明显低于I-II期ADC值(0.97±0.21)10^(-3)mm^(2)/s(P<0.05);(4)观察组262枚腋窝淋巴结,经病理诊断:无转移113枚,转移149枚。腋窝淋巴结转移ADC值(0.82±0.11)10^(-3)mm^(2)/s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ADC值(1.06±0.21)10^(-3)mm^(2)/s(P<0.05);(5)弥漫高信号和其他信号组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成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