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缓解期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特征及利福昔明的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庄莹[1] 林志辉[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福州350001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23年第10期701-706,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福建医科大学科研发展基金(2019QH1168)。

摘  要: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克罗恩病缓解期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分为SIBO阳性组(17例)和SIBO阴性组(2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克罗恩病缓解期合并SIBO的危险因素,评价利福昔明对克罗恩病缓解期合并SIBO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SIBO阳性组女性占比高于SIBO阴性组[13/17比25.93%(7/27)],累及回盲瓣、合并肠道狭窄、腹胀、排稀便的患者占比高于SIBO阴性组[15/17比48.15%(13/27)、14/17比18.52%(5/27)、16/17比33.33%(9/27)、15/17比25.93%(7/27)],基线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便钙防卫蛋白(FC)水平均高于SIBO阴性组[120.60分(79.80分,139.20分)比58.80分(37.10分,86.00分)、14.30 mg/L(9.60 mg/L,20.80 mg/L)比4.60 mg/L(2.60 mg/L,11.10 mg/L)、14.00 mm/1 h(7.00 mm/1 h,19.00 mm/1 h)比7.00 mm/1 h(3.00 mm/1 h,15.00 mm/1 h)、284.50μg/g(267.30μg/g,556.80μg/g)比18.80μg/g(14.60μg/g,38.20μg/g)],体重指数低于SIBO阴性组[(19.16±1.89)kg/m2比(20.82±1.86)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7.24、17.33、15.71、16.20,Z=3.74、2.74、2.30、5.04,t=2.8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肠道狭窄(OR=10.76,95%置信区间1.05~110.59,P=0.046)、FC水平升高(OR=1.02,95%置信区间1.01~1.03,P=0.002)是克罗恩病缓解期合并SIBO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利福昔明治疗的10例SIBO阳性患者中,治疗2周后6例SIBO转阴,4周后10例均转阴;利福昔明治疗第8周末,10例患者腹胀、排稀便次数、CDAI、CRP、ESR、FC和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在属水平,SIBO治疗后扭链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 torques)、纺锤链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相对丰度较治疗前降低(F=4.71、1.58,均P<0.05),新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3、、芽孢杆菌属(Bacillus)、普氏菌属(Prevotella)-6、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未分类-008相对丰度较治疗前�

关 键 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克罗恩病缓解期 利福昔明 肠道菌群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