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思维到审美共同体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阳[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中国美术以“立象以尽意”为宗旨,以“因心造境”为手段,由自由的观看方式、主观的造象手法,以精神类型之表达形成其风格系统,合而成之,可概称为“意象”艺术系统,或“意象”思维。汉字书法于中国画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人不会离开汉字谈论绘画,也不会离开书法看待中国画。汉字如有力的手,始终紧扣着绘画与语言。中国文化的核心密码存在于汉字当中。汉字通过抓牢语言或超越语音之上,奠定了中国大一统文化的政治格局,汉字通过抓牢绘画,奠定了中国人基本的视觉审美趣味。儒道释信仰和传统文化的种种观念,浸淫于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寓无形于有相,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个审美共同体一一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理解中国画,并从这个角度看待中西绘画的差异。

关 键 词:意象 汉字汉语 笔墨思维 审美共同体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