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牛璐莹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出 处:《今古文创》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摘 要: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第一次为古代官场中作风与传统儒家道德理念稍显背离的官吏群体立传、命名,称其为“酷吏”。此后这一称呼为后代各种文学作品所沿用。《史记》中的“酷吏”形象,苛刻狠厉,却又为汉初社会稳定做出不可忽略的贡献。《聊斋志异》中的“酷吏”形象,残酷暴虐,贪腐昏聩。从《史记》到《聊斋志异》,全面多元的“酷吏”形象,逐渐演变为仅余残暴个性的“反派”,深究其中原因,与文本体裁特点、作者所处时代、作者主观意愿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将依次分析《史记》与《聊斋志异》的酷吏形象,再将二者对比分析,探究造成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