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一婷
出 处:《今古文创》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摘 要:鲁迅《示众》《祝福》《孔乙己》等多篇文章呈现出一种共同的叙事特征,学界将其概括为“看与被看”的写作模式。在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这种模式得到了新的运用。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中作为“被看者”的贞贞,其身份的建构与确证离不开周遭人群的“看”。其实,“被看”的不仅仅是贞贞,还可以是文章中涉及的众多主体,乃至作者本身都可以成为被审视的对象。显然,在文章中,“看与被看”的写作模式也产生了新变。本文将按照鲁迅“看与被看”模式的思路来分析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探究丁玲在运用鲁迅这种写作模式时的创新点,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选择、作者的立场以及叙事学角度切入,分析不同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看与被看”关系,从而在新的角度对这篇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