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霞村的时候》

作品数:163被引量:15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传霞李明彦黄晓华卢佳敏宋亚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迷失与觉醒:苔丝与贞贞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4期6-10,共5页陈晨莺 杨素珍 刘钖 
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资助国家级项目“自我意识的迷失与觉醒——反凝视视角下《德伯家的苔丝》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2310673032)。
19世纪末,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发表了“威塞克斯小说”系列中的《德伯家的苔丝》。50年后,中国女作家丁玲在完成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后,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该文以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为研...
关键词:女性意识 苔丝 贞贞 《德伯家的苔丝》 《我在霞村的时候》 父权制 社会规训 
“说”与“被说”的易位与主体重建——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形象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刘欣懿 
《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作于丁玲思想改造的特殊时期,后因其间的叙事留白引发争论并形成舆论声浪。无所不在的“说”为文本的经典落定造势,也成了透视“丁玲逻辑”的微观窗口。无论是失节主人公贞贞还是丁玲本人,在“说”的同时也必然处...
关键词: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贞贞 主体建构 
“看与被看”模式的新变--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今古文创》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白一婷 
鲁迅《示众》《祝福》《孔乙己》等多篇文章呈现出一种共同的叙事特征,学界将其概括为“看与被看”的写作模式。在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这种模式得到了新的运用。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中作为“被看者”的贞贞,其身份的建构与...
关键词:《我在霞村的时候》 “看与被看” 革命中的女性 
电影《贞贞》与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互文性解读被引量:1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2-85,共4页董朝县 
互文性是指文本间互相影响与互相指涉的性质,当文学文本改编成影视作品时,不同文本间也可以根据互文性来建构故事的网络形态。乔梁导演的电影《贞贞》是对作家丁玲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创造性改编。该电影在人性的揭露、主要人物形...
关键词:互文性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贞贞》 改编 
以“实验主义的方法”分析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海外文摘》2022年第23期51-53,共3页谭颍佳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进行学术研究,方法至关重要。中国古代时,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之说,虽不是以文学而言,却也算是最早形成的基本方法。在文学研究中自觉提出方法论的问题,则是20世纪初开始的事,最早讨...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叙事视角
《文学教育》2022年第13期23-26,共4页刘亚男 
丁玲的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用第一人称叙事者“我”的视角,巧妙的描写了贞贞在霞村发生的故事。同时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视角多次进行了巧妙地转化,用霞村村民的眼光取代叙述者我的视角,或者用贞贞自己的视角来审视现状,说出“我”所...
关键词: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贞贞 叙事视角 创作倾向 
革命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借用”——重读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何满英 
《我在霞村的时候》中革命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借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丁玲并非在以女性身份去关照女性个体命运或是全体妇女权利,她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即用阶级问题遮蔽女性问题;其次,革命促使贞贞这样一个农村姑娘拥有了类似都市...
关键词: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革命话语 女性身体 
自我辩难:丁玲“女超人”的追寻与失落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4期85-96,共14页张敏 
由女性视角介入到社会问题的肌理是丁玲创作的重要特征,延安时期的丁玲延续了这一写作模式,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影响与争议并存的小说。现有研究多从女性角度解读丁玲的这些作品,但女性视角作为一种写作方式本身...
关键词:时代女性 女性视角 女性写作 《我在霞村的时候》 《在医院中》 女性角度 莎菲 丁玲 
女性主义理论视域下丁玲与阿蕾作品比较研究--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嫂子》为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26-27,共2页令狐雅琪 
新文化运动后,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渐渐动摇,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丁玲与阿蕾分别是汉族与彝族的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作家独特的观照视角和敏锐的前瞻性眼光,塑造了许多试图掌控自身命运、谋求自我解放的女性形象,并揭示了女性意识觉...
关键词:女性意识 阿蕾: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嫂子》 
女性的力量——以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7期104-106,共3页关婧辰 
本文通过对丁玲笔下贞贞这一形象的分析,进一步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个体的生存处境以及这一类女性所做出的反抗选择,凸显了女性的力量。面对封建礼教与战争的挤压,贞贞不断向前,最后选择在集体革命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些也较为深入地表...
关键词:女性解放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贞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