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凤云[1] 韩瑶瑶 章美玲 崔言坤 王琳 肖移生[1] 王炳志[1] 姜劼琳 Yao Fengyun;Han Yaoyao;Zhang Meiling;Cui Yankun;Wang Lin;Xiao Yisheng;Wang Bingzhi;Jiang Jielin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江西南昌330004
出 处:《中医研究》2023年第11期1-4,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3489);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200967)。
摘 要:作为五味配伍法之一的酸甘化阴法已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医圣张仲景的诸多方剂都寓有酸甘化阴之意。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314首方剂,将张仲景酸甘化阴法的具体作用归纳为8个方面,即柔筋止痉、缓急止痛、和营调卫、调和肝脾、滋养五脏、调补冲任、固肠止利、收涩止泻,进一步完善酸甘化阴法的理论内涵。
关 键 词:酸甘化阴法 五味配伍理论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分 类 号:R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