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微生物组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裴子旭 肖杰 陈文芳 孔祥斌[2] 王志平[2]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甘肃兰州730030

出  处:《中国男科学杂志》2023年第6期118-12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Andrology

基  金:甘肃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基金计划(23JRRA1009);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科技创新”计划(2020QN-15);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学子”项目(CYXZ2022-40、CYXZ2022-23);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2021B-042)。

摘  要: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GLOBOCAN的数据显示,PCa位居全球男性癌症发病率的第2位及死亡率的第5位,并且高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1位[1]。我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我国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6位和第7位[2]。尽管有报道指出,早期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复发、转移及进展等风险,而且一旦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往往面临着较低的生活质量和较差的预后[3-4]。PCa的发病与年龄、种族、家族史、环境因素、免疫反应和遗传等因素有关[4]。而人体微生物组因其在人体内具有介导炎症、免疫调节及物质代谢调节等作用[5],其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在PCa研究方面,近年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也逐步发现微生物组在其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某些潜在作用。这些研究为PC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作用靶点,并有望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干预PCa患者的预后。故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人体微生物组与PCa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PC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前列腺癌 微生物组学 病因学 

分 类 号:R737.25[医药卫生—肿瘤] R37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