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恒夫[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批准号19ZD04);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传统艺术现代化”阶段性成果。
摘 要:说唱《替夫伸冤贤良传》是黄梅戏《女驸马》的故事源头,它提供了故事的主干情节。由它改编的戏曲弹腔《双救举》因其质量不高,演出较少,但因其故事所具有的传奇性受到新文艺工作者王兆乾的重视并进行改编,于1958年由安庆黄梅戏剧团首次搬到黄梅戏的舞台上,后经过杨琦的加工,形成了质量较高的“王杨本”。该本的贡献有四点:一是起了《女驸马》这个剧目名;二是将说唱艺术完全转换成戏剧艺术,即让冯素贞赴考救夫的故事完全变成一台戏;三是力求内容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四是去除了迷信观念与封建糟粕。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演该戏时,陆洪非等人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提升:一是增加了冯素珍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二是缩减了冯素珍离家出走之前的戏并减少了不必要的人物,使得情节更加紧凑,戏剧的张力更强;三是强化了戏剧冲突;四是增添了素珍兄长冯益民这一人物,让“好人”公主有了良好的归宿,使观众得到更多的美感;五是语言通俗、雅致、押韵、顺畅。该剧之所以成功,还因为它的剧旨与时代精神合拍;叙事结构为“一人一事”式;曲作者时白林对传统音乐进行科学改造,使新谱的曲调不仅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还动人悦耳,易学易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