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

作品数:200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雪莲林青华陶嘉琦臧世凯彭有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鞍山市艺术剧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梅之星 朱国霞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姓名:朱国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96年7月毕业院校:安徽黄梅戏学校工作单位: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主演或参演过《荞麦记》《春江月》《血掌记》《天仙配》《女驸马》《哑女告状》《牙痕新传》《闹花灯》《打豆腐》《打纸牌》《瞧相》,新编红...
关键词:《天仙配》 《女驸马》 黄梅戏 红色题材 毕业院校 小戏 剧目 
女驸马
《红蜻蜓》2024年第12期34-39,共6页金典 王微(图) 
《女驸马》是黄梅戏的代表曲目,讲述了才女冯素珍为搭救自己的未婚夫,女扮男装进京赶考,不料高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传奇故事。
关键词:女驸马 《女驸马》 女扮男装 黄梅戏 代表曲目 传奇故事 
本期导语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4期1-1,共1页
数字化时代黄梅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赵锡淮黄梅戏是当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二十世纪改编、创作的黄梅戏经典作品《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等长期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对黄梅戏...
关键词:《天仙配》 戏曲剧种 黄梅戏 《徽州女人》 《女驸马》 数字化时代 戏曲舞台 促进作用 
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成熟因素探析——以《天仙配》《女驸马》为考察对象
《戏剧文学》2024年第7期42-49,共8页张聪 赵晓红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戏曲舞台影像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1AZD136)阶段性成果。
相比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发展成熟的越剧、评剧等,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在发展路径上表现出独特性。尤其是“戏改”推行后,促使新知识分子进入黄梅戏创作中,其中“编导”制度让创作分工趋向专业化,汇演汇报模式则提供了不断打磨剧目、...
关键词:黄梅戏 编导制 汇演模式 影像反哺 表演艺术 
以戏为媒 粤皖完“对话”开展文化交流合作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宁宗宝 
2024年4月8日至9日,一场来自粤皖两地的“对话”在广州进行,引发关注,只为谋求在交流融合中实现“新质"发展。粤皖“对话”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以戏为媒,举办“岭南风江淮韵——粵皖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黄梅戏《...
关键词:友谊剧院 韩再芬 《女驸马》 交流座谈会 艺术剧院 黄梅戏表演艺术 交流融合 剧目展演 
用心用情演绎故事——浅谈黄梅戏现代戏表演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2期82-83,共2页刘霞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她以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上载歌载舞,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在长期的发展中,黄梅戏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除了号称“三十六大,七十二小”的传统剧目,中华人民...
关键词:《天仙配》 戏曲剧种 黄梅戏 《女驸马》 改编创作 《牛郎织女》 新传播媒介 现代戏 
基于新媒体发展的非遗音乐传播创新探索——以国风动漫《女驸马》为例被引量:1
《乐器》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王超晖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非遗音乐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便捷使非遗音乐成功“出圈”,成为当代音乐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风动漫《女驸马》以韩再芬版本的舞台剧《女驸马》为蓝本,将黄梅戏与“二次元”的动漫形象相结合,...
关键词:新媒体 音乐传播 非遗音乐 黄梅戏 
张廷翰·良友班·《双救举》
《黄梅戏艺术》2024年第1期19-27,共9页汪同元 
地处大别山区的岳西县,山高林密,峡谷幽深,显得遥远而神秘,在这里有个“盖六县”的黄梅戏“潜岳第一名班”[良友班]。86年前,该班班主兼主角张廷翰曾率领艺友们,将当地流传的民间唱本(弹词)《贤良传》,改编成戏文《双救举》搬上了舞台。...
关键词:《女驸马》 张廷翰 黄梅戏 大别山区 岳西县 改编 
浅析舞美设计的意象性表达被引量:1
《演艺科技》2023年第4期108-111,共4页陈昊桥 
结合笔者参与的《女驸马》《寻龙记》《接你回家》《倩女幽魂·爱》《金莲》等五部剧目的舞美设计实践,论述舞美设计深层的意象性表达。
关键词:舞美设计 舞美意象 《女驸马》 《寻龙记》 《接你回家》 《倩女幽魂·爱》 《金莲》 
从普通说唱到戏曲经典:论黄梅戏《女驸马》的改编艺术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朱恒夫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批准号19ZD04);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传统艺术现代化”阶段性成果。
说唱《替夫伸冤贤良传》是黄梅戏《女驸马》的故事源头,它提供了故事的主干情节。由它改编的戏曲弹腔《双救举》因其质量不高,演出较少,但因其故事所具有的传奇性受到新文艺工作者王兆乾的重视并进行改编,于1958年由安庆黄梅戏剧团首次...
关键词:黄梅戏 《女驸马》 故事本源 改编 成功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