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海峰 王廷超 洪小丽 舒坤良[2] 黄帅 谭化[2] Jia Haifeng
机构地区:[1]吉林省教育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吉林长春130000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24期184-189,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编号:20200402003NC);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CXGC2021TD019);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编号:CXGC2023DX006)。
摘 要:田间作物生长动态监测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实时动态监测能够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但是传统长势监测方法多用于白天而忽略了夜间作物的生长状态,无法充分满足对作物生长全过程实时准确的监测需求。为了更精确地了解玉米作物的生长全过程,探究玉米作物的产量潜力,实现对田间玉米作物昼夜生长动态监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日间和夜间的田间作物图像分割网络(day-night crop segmentation network,DNCSN),该方法综合利用迁移学习和双解码器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对昼夜时序图像数据中玉米作物冠层的准确分割。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DNSCN模型与对比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P=0.9427,R=0.9106,F=0.9263)和更好的稳定性。最后,本研究以玉米作物为试验样本,使用提出的DNSCN模型对田间玉米时序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日间整体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而夜间则存在快速增长阶段,在02:00时玉米冠层增长达到最大值,夜间玉米冠层增长速率明显大于日间。本研究提出的DNSCN模型可为实现作物昼夜生长实时动态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分 类 号:S126[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TP391.41[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