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承德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观察清肠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治疗作用,并探讨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模型,对照组饮用水不变,生理盐水替换二甲肼(DMH);低、中、高剂量组灌胃4.5、9、1.8 g/kg的清肠解毒汤,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持续8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对比灌胃1 d、2周、4周时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大肠前、中、后段典型增生/癌变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PI3K、AKT、m TOR mRNA表达情况及AKT/p AKT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伴血便、腹泻,3剂量组给药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高剂量组好转最为明显。干预期间对照组DAI评分均为0分,DAI组间、时间、交互比较(P<0.05)。对照组大鼠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其余4组结肠前段、中段及后段不典型增生/癌变数组间比较(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部分可见低度不典型增生、癌变,固有腺体萎缩,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剂量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有所减轻,其中高剂量组减轻最为明显,个别低度不典型增生和淋巴滤泡出现,未见癌变。AKT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P>0.05),PI3K、m T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KT/p AKT组间比较(P<0.05)。结论清肠解毒汤可通过抑制PI3K/Akt/m TOR通路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作用,其中1.8 g/kg清肠解毒汤治疗效果最佳。
关 键 词:清肠解毒汤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