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春海[1] 闫坤[1] 周建昌[1] 王树纯 刘子波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张家口07510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24年第2期217-220,225,共5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21131D)。
摘 要:目的:在缺血半暗带(IP)的基础上,研究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溶栓治疗的402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预后不良设定为预后不良组,359例患者预后良好设定为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溶栓治疗后的AC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构建其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无IP、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大面积脑梗死、连续溶栓用时、使用溶栓物剂量及NIHSS评分,是ACI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IP、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NIHSS评分、溶栓持续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及高血压是ACI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了溶栓治疗后的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贴近,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当阈值概率为0%~73.1%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可能使其获益。结论:无IP、高血压、发病至溶栓时间>4.5 h、大面积脑梗死、溶栓持续时间及溶栓前NIHSS评分是溶栓后AC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较高。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溶栓 预后不良 缺血半暗带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分 类 号:R743.32[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