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褚历[1] Chu Li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14,共10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同均三宫理论的产生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同均三宫原理的探索和运用与同均三宫理论的提出。杨荫浏先生1952年对同一音列产生三种七声音阶(实即同均三宫)的原理做了简要阐释;至1962年,黎英海、于会泳、李重光等对该原理进行了不少较为细致、深入的理论扩展;至1983年,该原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调式研究中已有较多学者的全面性运用。黄翔鹏先生1986年对传统音乐术语“均”赋予不同于古人的新定义并提出同均三宫的概念,对特定七声音列含三种七声音阶的规律进行了明确揭示。因此,同均三宫理论是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多位重要学者不断探索、逐渐积累的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