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亚洲 王劲坤 Xie Yazhou;Wang Jingkun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8-34,共1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定向探索——优秀青年科研创新项目“技术与资本融合视域下新帝国主义发展趋势研究”(21LZUJBKYDX052)。
摘 要:在李嘉图与贝利之间,马克思通过提出抽象劳动这一科学概念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交叠着生产与交换维度的抽象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但引起了对这一形式本质的不同理解。基于抽象劳动的双重维度,德国“新批判派”和“新阅读派”对这一范式革命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解。立足于生产视角,“新批判派”学者库尔茨认为,马克思的范式革命体现在劳动二重性上,而抽象劳动则是作为生理耗费的社会再生产的先验,揭示了一种生产所固有的先验社会性。但立足于交换视角,德国“新阅读派”学者海因里希认为,这一范式革命体现在价值形式上,而抽象劳动则是在交换中构建的社会性有效关系,揭示了一种交换所实现的回溯性社会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