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博匀 李宝艳[1] 豆金雨 ZHENG Boyun;LI Baoyan;DOU Jinyu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FJ2022JDZ033);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论战中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KCX22F46A);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FJ2023C001)。
摘 要:“科玄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第一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思想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上肯定科学的作用而否定科学万能论,在文化观上纾解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历史观上驳斥了科玄两派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同时,唯物史观派巧妙地运用了投合时好与话语创新的论战策略,不断提高其在论战中的话语权。“科玄论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路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发扬,完成了对中国道路的思想启蒙,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