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社会·消费社会·控制社会——资本主义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立国[1] 杨慧宇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21XZX009)。

摘  要: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关 键 词:生产社会 消费社会 控制社会 精神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 

分 类 号:B0[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