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国

作品数:38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政治哲学政治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人文杂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资产阶级社会认识的逻辑深化与共产主义的“理论阐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释
《哲学研究》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袁立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编号21XZX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体性原创性当代中国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编号23JJD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对象性的自然和感性对象性活动相结合,提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互统一的观点。由于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点是“社会”,马克思从哲学批判转向以(市民)社会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
关键词: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资产阶级社会认识 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152-152,共1页袁立国 
精神政治学发明了“情感工业”“功绩社会”“自我剥削”三大治理手段,使资本主义实现更深层的社会控制与剥削。但韩炳哲对精神政治学的批判,没有为走出资本主义提供现实性的方案,他反倒认为革命在今天是不可能的。借助于詹明信的“认...
关键词:詹明信 认知测绘 新自由主义 政治学 主体性 认识论维度 治理手段 韩炳 
生产社会·消费社会·控制社会——资本主义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袁立国 杨慧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21XZX009)。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
关键词:生产社会 消费社会 控制社会 精神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袁立国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21XZX009)。
在理论谱系上,韩炳哲的“精神政治学”思想承接福柯的“生命政治学”,生命政治学是表达工业资本主义治理的概念,精神政治学则是当前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治理技术。精神政治学发明了“情感工业”“功绩社会”“自我剥削”三大治理手段,使资...
关键词:精神政治学 历史唯物主义 认知测绘 福柯 韩炳哲 詹明信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数字资本主义的审美治理批判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年第2期312-324,487,共14页袁立国 高雪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21XZX009)阶段性成果
随着大数据对社会的全面掌控,当代资本主义以数字化的审美治理对人们进行感性操控,使个人受消费主义逻辑的控制却不自知。数字化“平滑美学”使个人沉浸在虚假的自我认同中,导致共同体陷入危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审美异化的根源是...
关键词:数字资本主义 审美治理 平滑美学 美学权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治理术的批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31-32,共2页高雪 袁立国 
自然法理论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基本法,基本法存在于国家之外并以其作为构成国家的法理根据。同样的,自然权利理论不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君主都不能侵犯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而且认为君主之为君主恰恰源于个体之间订立的契约。
关键词:自然法理论 基本法 法理根据 自然权利理论 治理术 君主 资本主义 契约 
超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立——黑格尔与马克思两种政治哲学方案比较被引量: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65-173,共9页袁立国 
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扶持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美好生活观研究”(2022C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哲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2022CXTD13)。
如何超越现代性政治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共同探讨的主题。黑格尔以警察、同业公会、等级议会作为“中介”调和二者,但这样只是把市民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转移到国家内部,形成国家对市民社会的管制,其本质上是“...
关键词: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无产阶级 国家治理 
抽象与物化: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存在论阐释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6-22,共7页袁立国 沈质洁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美好生活观研究”(2022C2)。
抽象与物化是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抽象虽然作为观念存在于思维中,但它们并不源自思维,而是一种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现实抽象”。“现实抽象”集中体现为价值规律,它是商品拜物教内在神秘性的“...
关键词:马克思 抽象 物化 拜物教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治理与社会主义——以反思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诘难为契机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高雪 袁立国 
吉林省社科基金博士扶持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下美好生活观研究”(项目编号:2022C2)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福柯的分析,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近代政治哲学的理解现代社会的理论范式。与政治哲学采取的法权规范性论证不同,古典政治经济学根据治理实践的效用原则展开的自由市场的合法性叙事,其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治理技...
关键词:治理术 治理术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主义 
人力资本理论批判与劳动者主体性的当代反思--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看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袁立国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精神政治学批判’研究”(编号:21XZX009)。
20世纪由舒尔茨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新自由主义风格,即通过把经济学延展为社会分析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资本逻辑普遍化。这一理论认为,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被视为一种抽象化的被动因素,而“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把人包括进...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者主体性 非物质劳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