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批判

作品数:107被引量:2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怀涛刘召峰李建平孙亮林贤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拜物教现象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挑战及其有效治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林贤明 周宇昕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研究”(2021QNYC063)。
马克思主义把文明看作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果的集合,强调文明社会要同时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协调发展,对扎实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拜物教批判——兼评广松涉关于马克思两种批判之间的“断裂”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汪信砚 孔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3AZX001)。
异化批判是马克思早期在人本学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客关系的批判,是基于异化劳动对人与物之间颠倒关系的揭示;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后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批判,是基于资本逻辑对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
关键词:马克思 拜物教批判 异化批判 物象化批判 广松涉 
共同富裕: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价值旨归
《江汉论坛》2024年第11期23-29,共7页陈波 杨明鸿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及资本拜物教的批判和分析,发现了资本及资本主义的建构密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物化的颠倒乱象。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从厘清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物的关系如何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遮蔽开始...
关键词:马克思 拜物教批判 共同富裕 
基于《资本论》的符号拜物教批判
《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0-28,共9页邓雄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本论》对资本幻相的批判研究”(24BKS008)。
立足《资本论》的拜物教理论,批判性吸收鲍德里亚的符号拜物教理论,可以剖析消费社会中消费异化现象。在消费社会中,存在忽略商品使用价值而去追逐“符号/价值”的现象,这是当代西方社会的符号崇拜。鲍德里亚基于语义学的差异逻辑分析...
关键词:拜物教 消费异化 符号/价值 差异逻辑 资本逻辑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视域中精神生活的审视与超越被引量: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13期91-96,共6页穆佳玮 张艳斌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3FKSB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CCNU23C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拜物教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由全球蔓延和中国渗透,侵扰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平衡状态。原本发展态势良好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具体表现为“安宁平和”与“轻浮急躁”交织的心理生活、“道德至善”与“道德失范”兼具的伦理生活、...
关键词:马克思 拜物教 精神生活 
元哲学:走向使用的社会空间理论——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被引量:3
《学术界》2024年第7期5-14,共10页张一兵 
在第一个元哲学的层面上,列斐伏尔直接说明了实体主义空间认知的问题,即将社会空间的关系场境存在误认为实体对象和堆置东西的空场的认识论失误。这也是一般空间拜物教的错误。第二个层面上,马克思透视经济拜物教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
关键词: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 实体主义 拜物教批判 身体 取用性 
后人类主义科学技术论的病理学诊断——走向技术的拜物教批判进路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常照强 张海楠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项目(2022JGSZ025)
“后人类主义”作为一种跨学科思潮,近年来在科学技术论(STS)领域影响甚巨。侧身于该思潮之下,以拉图尔为代表的STS学者倾向于将能动性乃至欲望归因于非生物对象,陷入了技术去政治化困境。在对该困境予以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霍恩伯格等...
关键词:后人类主义 拜物教 政治经济学 世界体系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13-20,329,330,共10页孔婷 张琪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22FYB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UST-2022WKYXQN043);2022年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研究”(项目编号:5003408069)。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自身理论逐步完善的过程。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内涵经历了从对物“顶礼膜拜”到“感性的人的全面异化”,再到“社会生产关系的物化颠倒”,继而到“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现实和拜...
关键词:拜物教 宗教批判 异化 物化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9-29,M0001,共12页陈胜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23AZD005)的阶段性成果。
人的精神世界是能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念世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迁。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断推动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世界 拜物教批判 文化自信 
柄谷行人“物神论”拜物教批判评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胡绪明 公凯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青班专项课题“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新共产主义及其批判研究”(2018FZX003)。
日本当代左翼思想家柄谷行人立足于《资本论》的价值形式理论,提出应从交换视域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解为“物神化”的发展过程并对卢卡奇“物化”理论提出了批评。从“拜物教”的词源学来看,马克思的拜物教更具有柄谷所言的“物神”...
关键词:拜物教 物化论 物神论 柄谷行人 《资本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