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信砚

作品数:222被引量:1524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强化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问题导向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汪信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包括理论工作都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为“六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选题策划 问题导向 学术期刊 六个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拜物教批判——兼评广松涉关于马克思两种批判之间的“断裂”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汪信砚 孔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3AZX001)。
异化批判是马克思早期在人本学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客关系的批判,是基于异化劳动对人与物之间颠倒关系的揭示;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后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批判,是基于资本逻辑对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
关键词:马克思 拜物教批判 异化批判 物象化批判 广松涉 
论坚持自信自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12期24-38,共15页汪信砚 
自信自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概括和强调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关键词:自信自立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空间思想论析被引量: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33-40,182,共9页汪信砚 陈思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3AZX00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文本,其中包含着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社会空间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类别的社会空间:一是世界历史展开中的社会空间,即世界市场的开拓所塑造的社会空间;二是城乡关系...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社会空间 空间转向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逻辑演进及其真实指向
《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34-39,共6页汪信砚 汪洋 
马克思在多个文本中都阐发了其“消灭哲学”和“消灭劳动”的思想。但是,消灭哲学并不是要彻底抛弃哲学,消灭劳动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劳动。从大致的时间顺序来看“消灭哲学”的提法在先,“消灭劳动”的提法在后,这种时间顺序上的先后关...
关键词:逻辑演进 消灭劳动 时间顺序 马克思 提法 
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逻辑演进及其真实指向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4-11,174,共9页汪信砚 汪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号:23AZX00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消灭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消灭劳动”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从“消灭哲学”到“消灭劳动”的思想转变中,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由哲学主体性原则转变为劳动主体性原则。这一转变...
关键词:消灭哲学 消灭劳动 哲学主体性 劳动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24-34,共11页汪信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洞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深刻总结百年党史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方略作出一系列...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方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被引量:2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1-20,181,共21页汪信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18AZX00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命共同体 “两山”理论 
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
《精神文明导刊》2023年第10期21-21,共1页汪信砚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一般属于追赶型的现代化,往往会走模仿先发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路子。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模仿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后发国家 现代化模式 照搬照抄 大地 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 追赶型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5-6,共2页汪信砚 
知行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主题,知行合一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习近平的知行合一论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也...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知行关系 创新性发展 党的建设 认识论基础 知行观 中国传统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