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演化:“形变”与1980年以后计算机视错觉艺术的图像应用  

Morphological Evolution:"Deformation"and the Imag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Visual Illusion Art after 198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倚凡 Xu Yifan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400700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3期250-252,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形态学在后现代视觉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对歌德形态学中“形变”概念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对事物本质的启示。同时详细阐述艺术形态学在后现代视知觉研究中的演变过程,探讨如何应对计算机图像时代的视觉语境变革的现实解法。方法:首先研究歌德关于形态演变的观点,凸显感知和观察在形态认知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主观感受对物体形态理解的影响,并分析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在生成复杂形态结构、产生视觉错觉的实际情况。结果:在艺术形态学的后现代视知觉研究中,形态学在图像研究中经历了演变。数字化技术的崛起使图像制作摆脱传统限制,实现了对视觉语境的重新组合,呈现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形态。后现代视觉艺术中,通用名词变得难以准确定义,艺术作品回归感官维度,强调非经验视角对艺术品审视方式和结构形态的影响。结论:文章探讨计算机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独立艺术领域的历史背景,着重分析创作工具的形态转向,并进一步介绍视错觉屏幕技术,指出其通过图像设计和处理技术创造视知觉多义的艺术形式。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科学成像与艺术创作的形态关系,强调二者在面临问题时都需要启动创造性思维。

关 键 词:形态学 形变 计算机艺术 视错觉 后现代视知觉 

分 类 号:J0-0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