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德波[1] Zhao Debo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摘 要: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中国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深刻反映和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规律。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将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坚持守正,而贯穿其间的正是中国文学的复变之道。中国文学的复变之道实际上体现在复变互动、复变求化、以复求变三个层面的辩证运动之中,这三个层面的辩证运动恰好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高度契合。因此,复变之道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三个规律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之中的经典例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