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苏东[1] Cheng Sudo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学遗产》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国秦汉衍生型文本的生成及其文学性”(项目编号22AZW005)阶成果。
摘 要:随着章句与国家课试、选官制度的结合,章句开始往标准化方向发展,最终逐步走向僵化,加之其繁芜杂的长期积弊,引起部分东汉士人的反思。李育、何休等试图从今文学内部对其加以改革;贾逵、郑众等古文经学家则另起炉灶,试图借助古文经的文献价值打破官学章句的垄断局面。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士人以文章为救弊之道,对章句、时论中的虚妄之说加以辨析,不仅廓清了大量陈陈相因的陋见妄说,更使得文章的独特价值得以彰显,这就是以桓谭、王充为代表的“贵文章者”。考察这一群体对章句学的批评与对文章、创作价值的倡导,有助于重新认识东汉章句学与文章学之间的代兴关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汉魏时期“作者”观念之于战国汉初的新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