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铭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摘 要:20世纪初,“教育救国”的理念风行于当时的知识界。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很多仁人志士都认为:“中国尚有一丝希望,全在振兴教育。”我们在研究创建于135年前南京汇文书院21年短暂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汇文书院最后一批学生中,涌现出一批以陶行知、刘伯明、陈裕光、姚文采、徐养秋、赵叔愚、谢家声、陈桢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学成后纷纷投身兴办教育的行列,艰辛办学,辛苦培人,为近代中国的教育、经济、政治的发展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 键 词:陶行知 教育救国 汇文书院 兴办教育 刘伯明 陈裕光 知识界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