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济济!陶行知朋友圈里的“汇安书院”校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铭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摘  要:20世纪初,“教育救国”的理念风行于当时的知识界。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很多仁人志士都认为:“中国尚有一丝希望,全在振兴教育。”我们在研究创建于135年前南京汇文书院21年短暂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汇文书院最后一批学生中,涌现出一批以陶行知、刘伯明、陈裕光、姚文采、徐养秋、赵叔愚、谢家声、陈桢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学成后纷纷投身兴办教育的行列,艰辛办学,辛苦培人,为近代中国的教育、经济、政治的发展亦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 键 词:陶行知 教育救国 汇文书院 兴办教育 刘伯明 陈裕光 知识界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