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三像” 观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卡拉马佐夫兄弟》  

Review on Brothers Karamazov by Directing Department(ST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纵臣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上海戏剧》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Shanghai Theatre

摘  要:舞台上的最后一场,阿列克谢的大段独白呼应了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终章,这一构思是将9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通过改编、精简、提炼并构建出80分钟左右表演时间的取舍之举。戏剧的开场完成了主题事件、形象塑造、舞台气氛、意象化道具(手电筒的光影)四个方面的导演构思。在本文的后续内容中,将围绕《卡》剧开场中所体现的“三像”(人物众像、舞台“意像”、救赎心像)进行解读,以寻求该剧在以“弑父”为核心动机,“救赎”为最高任务层面的探究与考证。

关 键 词:上海戏剧学院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主题事件 导演构思 意象化 阿列克谢 舞台气氛 形象塑造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