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國光 Shen Guoguang
机构地区:[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出 处:《文史》2023年第4期97-122,共26页
摘 要:曹洞宗在北宋初期面臨子孫難以爲繼的窘境,不得不由臨濟宗僧人浮山法遠代傳衣缽。到了北宋後期,由於報恩、道楷等僧人以隨州大洪山爲根據地展開弘法活動,曹洞宗方又得以復興。曹洞僧團的弘法策略有二:一是入京獲得宋廷的認可與護持;二是建立與地方士大夫之間的網絡關係。中央與地方成爲了曹洞宗弘法的兩個重要空間場域。這樣就保證了在十方制下,曹洞宗僧人依然能够持續擔任大洪山寺的住持。大洪山寺也因此成爲曹洞宗的專寺。北宋末至南宋時期,因地處南北政權交界地區的隨州屢屢受到戰亂干擾,大洪山寺僧侣與地方官員合作,組織成了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也正因爲戰亂的影響,隨州大洪山寺漸失曹洞宗復興以來的中心地位。與此同時,在大洪慶預、真歇清了以及天童正覺的努力下,曹洞宗在宋境内弘法的核心地帶逐步完成了向江南地區的轉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