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慧贞 Chen Huizhe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庄子》借“环中”隐喻及其思维模式,开辟了象征着中间、虚空、游化等具有多重意味的美学/哲学意涵,并透显出“即中心即边缘”的吊诡特质。主体借此所展开的语言之道与观照视角,让是非观点、彼此立场在中空(虚)与圆转(化)的处境下,不断流转变化。进一步地,本文以“环中”与佛教天台的“中道观”“相即”等思维概念相对话,诠释其共享的“遍中整体论”之圆教模型,阐释“环中”的焦点与整体相互依待的关系性,展开思考《庄子》朝向于非同一性、虚而能应、游而能化的“吊诡主体”及其创造性转化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