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梦叶
机构地区:[1]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 处:《当代戏剧》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1ZD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孟京辉导演的《第七天》沿用了余华原著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在庞大的舞台空间之上建构了意象群的迷宫。导演通过“死亡”和“弃儿”这两大意象群的对立,构筑出一幅作为受害者的人类在绝境中蹒跚前行的图景。戏剧意象贯穿于戏剧创作和审美,分析戏剧意象系统,不仅有助于掌握全剧的总体构思,还能开掘艺术的诗性意蕴,洞见意象之美。本文以《第七天》的意象分析为例,探讨戏剧意象群的构建,以期为当代戏剧评论带来一些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