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奎[1] 张晶晶 Yang Kui;Zhang Jingjing
机构地区:[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 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11-20,共10页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基 金:2023年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研究”(项目编号:23LLMLA06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逻辑研究”(项目编号:KY2023B005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且源于中华文明内生性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集中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是中华文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的文明迭代和文明延续。中华文明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突出表现为:连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自主建构的重要根源,创新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返本开新的内在动力,统一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兼收并蓄的基本遵循,和平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崛起的文化根因。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精神滋养,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益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9